煤化工是以煤為原料,經過化學加工使煤轉化為氣體、液體和固體燃料以及化學品的過程。從煤加工過程區分,煤化工包括煤的焦化(含低溫干餾和煉焦)、氣化、液化和合成化學品等,見下圖。
基于煤化工發展的3條主要產業鏈可將煤化工廢水分為煤焦化(半焦)廢水、煤氣化廢水和煤液化廢水。煤化工工業是用水大戶,據統計,煤液化耗6噸水/噸油,煤焦化耗2.5噸水/噸焦炭,煤制天然氣耗約10 噸水/kNm3天然氣,煤制烯烴項目耗水約30 噸水/噸烯烴。中國水資源條件先天不足,全國單位國土面積水資源量僅為33.8萬m3/km2,人均水資源量僅為2100 m3,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25%。2017年,全國污水排放總量699.7億噸,工業廢水占其中的26%,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為1021.97萬噸,氨氮排放總量為139.51 萬噸,遠超中國水環境容量。在全國地表水2767個國控斷面中,有8.6%的水體喪失使用功能,21.7%的重點湖泊(水庫)呈富營養狀態。在全國6124個地下水水質監測點中,較差的占45.4%,極差占14.7%。水資源和水環境污染等問題已然成為制約新型煤轉化工業發展的瓶頸。
為促進工業經濟與水資源及環境的協調發展,中國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2005 年,國家發改委等多個部門組織制訂了中國節水技術政策大綱。明確提出,發展外排工業廢水回用和零排放技術,鼓勵在缺水以及生態環境要求高的地區的企業應用廢水零排放技術。
2007 年,國家環??偩峙c發改委制定了國家環境保護十一五規劃。明確要求,在鋼鐵、電力、化工、煤炭等重點行業,推廣廢水循環利用,努力實現廢水少排放或零排放。同年,廣東河源電廠一期工程開工建設。由于該電廠緊鄰擔負著為香港、深圳等地供水任務的東江,環評明確要求其實現廢水零排放。
2015年1 月,號稱“史上最嚴”的環保法開始實施;同年4月,國務院發布《水污染防治行動計 劃》,計劃中明確指出“切實加強水環境管理”,“全力保障水生態環境安全”的任務,要求 狠抓工業污染防治,促進再生水利用,科學保護水資源。與此同時,國家能源局在《煤 炭清潔高效利用行動計劃(2015-2020年)》中提出“加大礦井水等資源化利用力度”,“實施保水開采或煤水共采,實現礦井突水控制和水資源保護一體化”。同年 12 月, 環境保護部印發《現代煤化工建設項目環境準入條件(試行)》,對新建和改擴建的現代煤化工生產建設項目污染防治和環境影響給出了明確的規定:要求根據“清污分流、污污分治、深度處理、分質回用”的原則設計廢水處理處置方案,嚴格落實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強化環境風險防范。
煤化工廢水“零液排放”處理流程在大量的理論研究和工業實踐探索下,基本形成了“污水預處理–生化處理–深度處理–鹽水處理–固化零排放”的基本設計框架。
煤化工廢水特別是碎煤氣化廢水,在預處理過程中,雖然經過蒸氨脫酚后可使其總酚和氨氮濃度大幅降低,但油濃度仍在100~200mg/L,超過生化工藝進水的要求(油濃度<50mg/L)。這些油類大多是難降解的有毒物質,有很強的微生物抑制性,深度處理單元受前端廢水處理效果的影響較大,容易造成生化出水水質無法達到設計指標,各單元組件容易受到膠體、有機物和細菌污堵的影響。
由于活性炭、活性焦、碳納米管等吸附工藝一次成本高昂、再生難度大,為避免出水水質隨運行周期波動的影響,目前應用較廣的工藝設置思路為“高級氧化–二段生化–膜分離”工藝,生化處理工段的出水中仍含有少量大分子未降解的 COD,經高級氧化單元將這些有機物氧化斷鍵開環后分解成較小的分子,從而提升廢水的B/C,再進入二段生化將高級氧化的出水再進行生化處理,進一步降低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并盡可能地消耗水中BOD,常用的高級氧化工藝包括Fenton氧化法、光催化氧化法、臭氧催化氧化、超聲氧化法、濕式氧化法、超臨界氧化法及耦合工藝等。二段生化將高級氧化的出水再進行生化處理,進一步降低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并盡可能地消耗水中BOD,該股廢水經膜處理系統產出回用水和濃鹽水。
隨著臭氧發生技術和非均相催化劑制備技術的提高,空氣可以直接作為產生臭氧的氣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臭氧成本但是單獨的臭氧氧化技術卻因為本身的缺陷限制了其大范圍的應用,傳統臭氧氣浮存在以下兩個缺點:
1、臭氧在水中溶解度低;
2、臭氧轉化為羥基自由基的效率低。
為了克服單獨使用臭氧氧化技術的缺點,科力邇從兩個方面對其進行改進。一方面通過與其他技術耦合來提高臭氧分解的效率,如高效溶氣釋放技術、加壓降溫等方式提升臭氧在水中的溶解度;另一方面則是加入非均相催化劑與水力空化技術協同作用來提高臭氧轉化羥基自由基的轉化率,此外,還引入超重力旋流技術強化傳質過程,大幅提升羥基自由基轉化率,最高可達到99.98%。
在非均相臭氧催化的研究中,科力邇針對低濃度小分子有機污水,以環境友好型材料作為活性位點,雙點位催化協同作用,結合高孔隙率微孔成型技術、親水改性抗污染、防堵塞等技術有機結合,開發新型高負載臭氧催化劑(N-HLC)。結合臭氧催化氧化-旋流一體化技術,為煤化工高難度大分子有機污水治理提供專業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