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高氯酸鹽影響:甲狀腺健康與水環境
近兩年來,高氯酸鹽污染物引發了社會的高度關注。在2022年3月,國家衛健委發布了《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 5749—2022),首次將高氯酸鹽列為受管控的指標,設定了70微克/升的標準限值。隨后進行的檢測顯示,局部地表水中的高氯酸鹽含量較高,呈現出明顯的流域污染特征,需要調查其來源,并采取有效措施來降低濃度。
高氯酸鹽污染主要源自人為活動。最主要的人類活動包括將高氯酸鹽用于火箭推進劑、煙花制造、軍火工業、爆破作業等領域,以及在潤滑油、染料涂料等產品制造過程中使用高氯酸鹽作為添加劑。這些活動通過多種途徑將高氯酸鹽釋放到環境中,導致污染分布與產業布局之間緊密相連。此外,使用智利阿塔卡馬沙漠硝石等原料制造的化肥也會在施用后將一部分高氯酸鹽帶入環境中。
高氯酸鹽的主要危害在于干擾人體甲狀腺的正常功能。由于高氯酸鹽的電荷和離子半徑與碘離子非常接近,它可以與碘離子競爭進入人體甲狀腺,阻礙人體對碘的吸收,導致甲狀腺缺碘和腫大,俗稱“大脖子病”。此外,高氯酸鹽粉塵還可能刺激黏膜和眼睛,一旦進入人體呼吸系統和體內,可能引發呼吸障礙、咳嗽,甚至導致肝臟和腎臟損傷等癥狀。
高氯酸鹽的檢測相對簡單,不需要過于復雜的設備,因此可以快速了解相關的污染情況。在土壤中,高氯酸鹽主要來自固體廢物填埋和歷史遺留的關閉企業。過去,生產企業對高氯酸鹽污染沒有足夠的認識,將廢水直接排放是山塘水庫、河流等發生高氯酸鹽污染的根本原因。
高氯酸鹽的強流動性、低吸附性和高穩定性等特點使其難以通過傳統的沉淀或普通吸附方法去除。目前,國內外已經成功開發了一些有效處理含高氯酸鹽廢水的方法,包括離子樹脂吸附法、化學還原和生物還原法等。在湖南,一些技術團隊根據管理要求,開發了“靶向高效吸附”和“納米零價鐵還原”兩種高氯酸鹽廢水處理工藝,并且已經實現了工業化應用示范。對于煙花爆竹等企業產生的廢水,采用“預處理—砂濾—靶向吸附”組合工藝,研制出移動式一體化處理系統,每日處理量可達50噸,去除高氯酸鹽和重金屬等因子的效率超過99%,可以直接排放或回用。通過納米零價鐵還原工藝,可以在一定條件下將高氯酸鹽還原為氯離子,去除率可達50%—95%,目前還在進一步提高該技術的穩定性方面進行研究。
來源:中國環境網
為了滿足治理需求,相關單位正在積極制定《工業廢水高氯酸鹽污染物排放標準》。已經初步提出了排放限值,并已經完成了編制說明的技術審查。對于生產高氯酸鹽的企業,以及從事煙花、鞭炮、引火線制造等的企業,都提出了管控要求,即將公開征求意見。一旦排放標準確定,涉及高氯酸鹽的企業可以單獨建立廢水處理設施,也可以委托處理,將廢水運送到“綠島”企業進行集中處理。這將從源頭上減少高氯酸鹽的排放,加強水環境的安全保障。